關於這個商圈,"科比意"廣場前方佇立著說歷史的看板:1989年,東海建築系畢業的台鼎建設董事長-白錫旼,帶領學弟妹以藝術造鎮的理念在國際街推動"理想國"計畫。
(中間省略)
這條沿著小斜坡而建的街道,進駐各種充滿個人特色的咖啡店、精品店、異國風味廳、藝術氣息的商店,有些是後現代主義式的咖啡店,以及室內裝飾佈置的小飾品店,也有充滿歐洲復古的氣氛,或是比較現在的摩登造型。
(後面省略)
想看完整版的可以參考下方照片,原諒我字數太多有點懶惰。
很認真讀完商圈的源起,很認真的在商圈漫步,老店、新店、富有異國風情的店家少之又少,少了看板上提及的愛侶,少了慵懶的藝術家,寂寥的街道是我著迷不已的風景,卻沒有任何經濟效益,也許下次再來會更加寧靜。
依斜坡而建的藝術村,記得小時候來過一次,那時街上的人、商店數比現在多了不少。
街邊的人行道停著機車,無法順利地從頭走到尾,反正馬路上車少,我跟室友就這麼大辣辣的在街上閒逛。
這一日因為送家人到烏日高鐵站搭車,藉此機會到台中踏青。習慣從google maps上找想要探險的地點,原先想將車子停在東海大學,一訪東海大學的美麗與附近商圈的好料,大概因為疫情的關係,東海大學不接受外車入內。地圖上發現這裡,"東海藝術街"這名字真誘人。
室友問我為什麼要放這張照片,想來想去解釋不出個所以然,那陽光很美,房子的玻璃很美,灑落車上的光線很美,花與葉子都很美,所以我很喜歡這張照片。
少數有開的店家沒有特別吸引我們,街上只有中午時段三三兩兩騎著摩托車來覓食的東海學生。望向街邊的住宅,應該不少已經改建成學生宿舍,看起來學生們還是以學校附近為主要的生活圈,無法當藝術街的經濟來源。
意外發現的小巷子,利用油漆將地面與房屋外牆塗上飽滿的顏色,從哪個方向拍都很美。
總覺得藝術街很多角落適合網美取景,比起刻意建造的大型建築物,我更喜歡這裡的美感,渾然天成。可惜我們不是網美,也不知道怎麼幫人物取景,拍拍街景滿足一下自己就好。
巷子裡沒有設立看板,無法了解設計理念,但也沒特別想了解什麼。就像吃東西一樣,喜歡吃與不喜歡吃就在吃下去的剎那一翻兩瞪眼,無關花了多久的烹調時間,當然也與幾道工法無關;可是這樣的吃法好像沒辦法當個稱職的美食分享家,看了很多食記,大家好像都非常了解各店家的烹調方式,縱使菜單上沒記載也能完整的寫出來。也許是因為太好吃與主廚致敬時特別請教也說不定。
記得以前家母跟我分享一位已故的日本作家在法國遇上了夢幻蘸醬,回到日本後從法式料理食譜上找到名為"Gras de Viandes"(久熬的肉醬濃汁)的做法。
無數的食材與繁瑣的處理方式再加上耗時十幾個小時的熬煮,終於完成了一小鍋牛排蘸醬。作家煎了塊牛排搭配醬汁,那味道讓她的思緒再次回到巴黎,再次遇見了夢裡的香榭大道。欣喜之餘打了電話邀請好友來家裡一起品嚐,孰知這頓飯局沒能實現,因為打掃家裡的阿姨以為是鍋壞掉的肉凍,整鍋倒掉了!經過這一次的經驗,爾後作家有機會品嚐法式料理一定把盤中的醬汁吃得一乾二淨。
作家的名字是-向田邦子,她的文章讓家母愛不釋手,但在台灣取材的期間搭乘遠東航空從台北飛至高雄時發生空難不幸喪命,享年51歲。坊間依然能找報向田邦子的書籍,適合當睡前讀物,輕鬆且細膩的讓人感動無比。
想起這個小故事是因為開始寫食記後一直在找自己的定位,究竟要詢問店家把相關的煮法與材料了解得一清二楚還是喜歡吃就寫下喜歡吃的原因即可,知道多少寫多少比較符合我跟室友的風格,吃個飯花時間拍照已經花了不少時間,如果還要認真的研究煮法,我想室友應該會非常崩潰吧!
如果想自己在家煮煮看再來研究食譜也不遲,也許有一日我也會煮出讓向田邦子陷入回憶的醬汁。
店名:佛羅倫斯義法料理
地址:434台中市龍井區藝術街38巷14號
預約電話:04 2633 0808
Google Maps:https://reurl.cc/GdNKvG
營業時間:11:20–21:00
人數:2人
日本明太子中卷海鮮披薩($338)+單點香蒜辣味海鮮麵($298)+套餐黃芥末奶油乳酪嫩雞腿麵($378)+沖繩海鹽焦糖拿鐵($130)-附餐飲料更換折抵($30)+服務費($112)=$1,266
套餐內容:法式天然酵母麵包+季節水果沙拉+主廚湯品+手作甜點+附餐飲料
餐點名稱:法式天然酵母麵包佐奶油青醬羅勒(松子)
關於天然酵母:天然酵母含有醋酸菌,會讓麵包有種淡淡的酸味。組織相對密實,氣孔分布不均勻。而且應具有彈性且略帶透明、耐咀嚼的結構,一壓會彈回來。表皮也有一定脆度。(註一)
天然酵母麵包的製程較長,身為不專業麵包愛好者,我分辨不出所謂的天然與商業酵母麵包真實差異。端就口感來說,這裡的麵包很扎實,無論單吃、抹蘸醬食用、沾湯都是非常好的選擇。麵包表皮薄且脆,香香的麵包味端上桌就讓人食指大動。
隨麵包搭配的奶油青醬羅勒醬,愛心型的外型,抹刀切下後輕抹在麵包上,羅勒搭配奶油香,伴隨一股很像薄荷的清香,詢問服務人員後才知道是松子的味道。清爽的餐前麵包,齒頰留香。
餐點名稱:主廚湯品-南瓜濃湯
也不知道怎麼養成的習慣,總是喜歡把部分麵包留起來沾湯享用。如果檯面上餐點太多還要時不時注意被吃一半的麵包是否被收走。
我跟室友無法接受除了濃湯以外的南瓜料理,南瓜的口感與味道對我們來說太特別,特別到難以下嚥。但製成濃湯後卻意外好喝,就像有些人喜歡吃番茄討厭吃番茄醬是一樣的概念吧!
南瓜濃湯是利用南瓜泥搭配高湯熬煮而成,南瓜味不會特別搶戲,與高湯相輔相成,端上桌後香味四溢,還好兩個人享用一碗,一個人喝完整碗湯會壓縮胃的空間,後面的菜餚該如何是好?
還未食用前的南瓜濃湯,看照片貌似再次聞到撲鼻的香氣。
餐點名稱:季節水果沙拉-百香果優格醬
室友不喜歡吃沙拉,每次點套餐大部分的沙拉品項都是我一個享用。這裡的沙拉小小一碗不會造成太多負擔,搭配的百香果優格醬清爽的讓人一口接一口,三兩下就把這道料理秒殺。
餐點名稱:日本明太子中卷海鮮披薩
(註二)明太子:黃線狹鱈是一種鱈魚類,分布於朝鮮半島東岸、日本本州西側中部以北、日本海等海域。黃線狹鱈在韓國被稱為「明太魚」,傳到日本後,日本人也延用這個名稱,所以黃線狹鱈的魚卵,就被稱為「明太子」。
薄皮的披薩很適合對折拿著吃,這個吃法是室友教我的:選定想要的披薩,將大拇指與中指放在邊邊下緣,食指放在上方,大拇指與中指往上折,食指輕輕的將披薩往下,將披薩像摺紙般對折起來就能輕鬆食用。
還沒學會這個拿法之前,每次都會遇上前半部的料脫離的窘境,不然就要兩隻手一起托著一片披薩食用。但連鎖店那種鬆厚餅皮或是較大片的披薩還是不太適用,吃這裡的披薩非常合適。
均勻分布的新鮮海鮮,底部鋪上明太子,因烘烤而乾燥的青花椰,所有餡料被起司拉攏在一塊,每一口都有明太子的香氣,搭配軟硬適中的餅皮,這一道讓我跟室友讚不絕口。
餐點名稱:香蒜辣味海鮮麵
室友的義大利麵,他說比我的好吃,但我的麵味道比較重,老實說我在品嚐室友的餐點時無法理解他的好吃到底有多好吃,所以只能照實轉述室友的感想:如果喜歡清爽一點的義大利麵,這道一定要點啊!下次來吃提醒我點這道。
如果你也喜歡乾炒型的義大利麵,也許你跟室友的口味差不多,來這裡可以試試看。
餐點名稱:黃芥末奶油乳酪嫩雞腿麵
跟室友不一樣,我超喜歡吃濃稠醬汁的義大利麵,白醬、紅醬、青醬…等,無稠不歡的概念。
點這道料理前,室友一直警告我會膩,一定會超膩;吃到最後的時候室友再度警告我不要吃完,一定會超膩。事實證明一點也不膩,濃濃奶油香搭配黃芥末,這應該是我目前吃過最好吃的濃稠醬汁也是我最難以忘懷的義大利麵。
黃芥末麵出現的菜單頁面最上方寫著“Cream Sauce-法式濃醇乳酪”,這名稱毫無爭議,那乳酪的香氣讓寫食記的我再度落入黃芥末的湯汁中,縱使雞腿肉本身沒有特別調味,沾上醬汁後讓人無法自拔,一口接一口;如日本人大聲吃拉麵般的吸允著麵條,藉由嘴唇與牙齒輔助,將部分醬汁與麵條分離落回盤中,入口後的麵條味道剛剛好,完全符合我想要的濃醇香。
每個人習慣的口味不同,還是要特別申明一下這道料理屬於重口味,建議可以多人分食,除非你跟我一樣超愛濃稠醬汁還有一個很愛硬塞的胃,不然這一盤應該真的很難一人完食。
好想再來一盤“黃芥末奶油乳酪嫩雞腿麵”,這名字還真長。
這位是當天為我們服務的餐廳人員,偷拍個照片留個紀念,紀念一下因為身上沒有現金找到一家可以刷卡又超好吃的店;紀念一下夢幻街道中出現的夢幻料理;紀念一下雖然戴著口罩看不出表情卻聽得出溫柔與溫暖的服務人員。
餐點名稱:手作甜點-提拉米蘇
每個人都有喜歡與習慣的口味,這家唯一讓我們不是那麼喜歡的料理就是這道甜點,也許很道地,不是不好吃,只是不合我們的胃口。
餐點名稱:沖繩海鹽焦糖拿鐵
將附餐飲料改為這道飲品,可以折抵30元。如果沒有特別說明,吃東西容易囫圇吞棗,什麼都往嘴裡塞,沒有層次也不知道該怎麼有層次。因為我跟室友不太會問問題,只能就菜單或是菜名猜些什麼,不會特別知道做法也不會了解使用的每種食材。
就像這道飲品,應該是拿鐵搭配沖繩的海鹽與慢慢熬的焦糖,要不要攪拌?白色的是牛奶?海鹽是在底部嗎?諸如此類的問題搞得吃頓飯壓力頗大。遇上這種我們就會分層喝喝看,喝完通通攪和後再喝喝看;上下層是牛奶,中間是夥著焦糖的咖啡,底部應該有海鹽,攪和完畢非常好喝。究竟是不是這樣的分層我們不是很清楚,對於一切的未知,摸索後就會出現一套自己專屬的品嚐美食方法。
飲料很好喝,如同每一道料理一樣,吃得出店家的用心與細心。
吃完午餐前往停車場取車,機器女聲慢慢的說出金額,慢慢的說出繳費指示,慢慢的詢問是否需要輸入統編,字字句句緩慢不已,就像我們在藝術街的時光一樣,慢的優雅也慢的悠閒。
因為還有下個目的地要前往,我們無法多做停留,也許多花點時間會發現更多的美好,就留給下一次到訪吧!
如果你也喜歡藝術街或是你也吃過佛羅倫斯,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口袋名單,待疫情過後我們就能到處走訪到處吃好料。
如果你不喜歡藝術街,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口袋名單,待疫情過後我們就能與新的美麗景點相遇。